国际间科技创新交流丨习近平: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前言/PREFACE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6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等文件。
《若干意见》的出台再一次强调了国际间科技创新交流的重要性。
本文字数:1137,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会议指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要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瞄准科研人员的现实关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要不断健全科技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在开放环境中筑牢安全底线。
科学技术没有国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近年来,我国坚持以开放合作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放眼国际、拓宽合作,初步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环境。
积极探索构建更加自主、协同、开放的制度,搭建包容互惠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此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若干意见》,再次点燃科技创新的“燎原之火”、发出击鼓催征再出发的动员令,让迈向科技之巅的中国式创新步履,更加自信、更加坚定。

新加坡在亚洲和全球的科技创新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国际科技创新交流的理想场所之一。

新加坡适合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交流的中心

1
政府支持和投资:
新加坡政府对科技创新非常支持,提供了许多资金和政策上的激励,比如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府也积极推动智慧国计划(Smart Nation initiative),旨在通过技术提高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率。
2
研发和创新基础设施:
新加坡拥有世界级的研发设施,包括生物医药、信息通讯技术、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研究中心。例如,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和数据科学研究所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机构。
3
国际合作与多元文化: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是亚洲的交通枢纽,容易吸引全球人才和企业。此外,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这为国际合作提供了便利。
4
商业环境和网络:
新加坡被认为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拥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高效的行政管理。它也是许多国际公司在亚洲的总部所在地,为科技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商业和网络环境。
5
教育和人才培养:
新加坡的教育系统质量高,与许多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有合作关系,能够不断培养和吸引高技能人才。
新加坡不仅在科技领域具有强大的本地能力,也是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的理想平台。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热文

扫码关注
星岛圈子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