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租房,最怕的不是贵,而是遇到黑中介!


前言提要
在新加坡租房,比高租金更可怕的是“黑中介”陷阱。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人生地不熟,家长远在万里难介入,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合同漏洞、隐形费用(如维修、管理费)与威胁恐吓(“坐牢”“上报移民局”)的漩涡。
就像留学生小林,入住后才发现房租外还要承担水电网、家电维修甚至灯泡更换费用,想提前搬离反遭中介威胁,最终“花钱买平安”。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信息差让留学生成了黑中介的“猎物”,不仅掏空生活费,更带来身心压力。
家长务必警惕:守护孩子在异国的安全舒心,从避开黑中介、选择有保障的居住环境开始。

故事案例
一位学生的惊魂经历

小林(化名)是一名刚到新加坡留学的学生。因为人生地不熟,他通过小红书认识了中介租下了一套公寓。签合同时,对方态度热情,还反复保证“包租无忧”。小林和父母以为事情就此安心落定。
然而不到几个月,问题接踵而来。房子并不像宣传中那样舒适省心:
除了高额房租,小林还要独自承担水电网费和各种维修费用;
冰箱坏了要自掏腰包,空调维修得自己付费,甚至连灯泡损坏都被要求额外收费;
每个月账单加起来,几乎掏空了生活费。
更糟糕的是,当小林因不堪重负提出想提前搬离,并愿意支付合同规定的违约赔偿时,中介却翻脸不认人。对方不仅拒绝沟通,还以“触犯法律会坐牢”为由恐吓,甚至暗示要把情况“上报移民局”。孤身在外的小林彻底慌了,最终只能花重金“买平安”。
远在国内的父母原本还以为孩子住得安心,直到深夜接到孩子哭着打来的电话,才发现现实如此残酷:孩子不仅背负了高昂的额外费用,还被中介威胁,身心俱疲。
遗憾的是,这样的遭遇并不是个例。我们接触到的学生和家长中,不少人都有类似的痛苦经历。

黑中介的常见套路
拓展交流合作空间

1. 恐吓施压:以“坐牢”“报警”“移民局介入”吓唬学生,让他们不敢反抗。
2. 合同陷阱:合同条款模糊,或刻意省略重要细节,后续随意解释。
3. 隐形费用:入住后才发现除了支付水电网费、维修甚至“管理费”。
4. 趁虚而入:利用学生初来乍到、家长远在国外的信息差,轻易得逞。
对于一个刚出国的学生来说,这些套路几乎防不胜防。面对威胁和金钱损失,学生无力反抗,家长隔着万里,只能“花钱买平安”。
👨👩👧 家长避坑的三点建议
✅ 查资质:新加坡的合法中介必须持有CEA(地产代理理事会)执照,务必在签约前确认。
✅ 正规渠道:能选择正规学生公寓,就不要轻信所谓“私人房源”。正规的公寓运营方有牌照监管,不敢随意欺骗。
✅ 提前学习规则:家长要了解基本的租赁规则和常见骗局,避免因为“信息差”而陷入被动。

我们的解决方案
携手开创国际化新篇章

相比复杂又暗藏风险的私人租房,有资质的正规学生公寓更能保障孩子的权益:
合同透明:租金、条款清清楚楚,没有隐藏费用。
安全管理:24小时安保与宿舍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生活便利:包水电网,维修有保障,孩子不用为琐事分心。
贴心服务:了解留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人性化支持,让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一句话总结:在新加坡,遇到“黑中介”的几率并不低。家长们要擦亮眼睛,不要让孩子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给孩子一个安全舒心的学习环境,从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学生公寓开始。
END

往期回顾


